土耳其最近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先是与英国签署备忘录,计划购买40架“台风”四代半战机a股配资,总费用约50到56亿美元。紧接着,在印尼国防展上,土耳其又以100亿美元的价格向印尼出售了48架还在研发阶段的国产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可汗”。这种一边采购四代半战机,一边出售五代机的做法让人感到困惑。
从土耳其自身的国防需求来看,购买“台风”战机是合理的。21世纪初,土耳其积极参与美国F-35项目,但因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被美国制裁,导致其海空军发展计划受阻。美国还限制土耳其升级F-16C/D和购买新飞机,这使得土耳其短期内无法提升航空体系。因此,土耳其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启动自研五代机“可汗”项目;另一方面,从北约及其盟友手中进口四代机,以替换老旧机型。“台风”战机的引进可以快速提升土耳其空军的战斗力,并使其更好地融入北约作战体系。
至于出售“可汗”战机,土耳其清楚国内国防预算有限,单靠国内市场难以支撑整个研发和生产平台。因此,出口战机成为必然选择。特别是亚洲、中东、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对先进战机有需求,且更看重技术转让等附加条件。土耳其与印尼的交易中承诺技术转让和降低维护成本,甚至合作生产战机,这对印尼等国具有极大吸引力。此举不仅有助于分摊研发成本,还能促进本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升土耳其在国际军贸市场的影响力。
然而,“可汗”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土耳其在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和隐身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能力不足,加之美国制裁导致零部件断供风险。尽管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表示将在2032年左右为“可汗”配备国产TF-35000涡扇发动机,但短期内取得实质性突破仍面临巨大挑战。外界猜测,土耳其购买“台风”战机可能是希望通过合同条款获取相关发动机技术。此前,土耳其曾与英国罗·罗公司探讨过联合研发“可汗”发动机的事宜,但这些国家对技术转移非常谨慎。
土耳其一边采购“台风”,一边卖“可汗”的做法虽然看似矛盾,但实际上背后有明确的战略逻辑。通过购买“台风”战机a股配资,土耳其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空军实力,更好地融入北约作战体系;而销售“可汗”则能为其航空工业打开市场,分摊研发成本,并试图获取关键技术,解决自身航空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一系列操作反映了土耳其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努力实现军事装备自主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尝试。
信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